行业新闻

森林红河,用绿色打通致富路【best365·官网】

2024-10-08 04:38:01
浏览次数:348
返回列表
本文摘要:——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发展林业产业促增收纪实中国绿色时报7月21日报道(通讯员李树芬欧光辉记者李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让人最先想到的是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发展林业产业促增收纪实中国绿色时报7月21日报道(通讯员李树芬欧光辉记者李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让人最先想到的是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但红河的美不止于此。红河是云南省的林业大州,森林覆盖率达47%。近年来,红河自治州把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作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引导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抓住天然林保护、集体林改、退耕还林等机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红河州实现林业总产值105亿元。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以前是砍树人,现在都成了护树人。

从35年前进入开远市林业综合加工厂后,赵子辉便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他和全厂30多名工人管护着12万亩天保林。赵子辉身份的转变,是红河自治州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兴林富民的一个缩影。

1998年,红河自治州在弥勒县江边林业局试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天然林实行全面禁伐,将森林资源保护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由边建设边破坏向全面治理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红河自治州先后出台相关文件,确立了生态立州的战略目标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现代林业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后,红河自治州委、州政府下发《关于推进林业生态绿州景观美州产业富州的决定》,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林业产业逐渐走向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集体林改强林惠民开远市中和营镇中寨村大寨小组村民唐斌日前拿到了流转土地的15万元成交款,他说:有了这笔钱,今年扩大种植规模就不成问题了。让唐斌能够安心发展林业产业的这颗定心丸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7年以来,红河自治州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州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正深入推进。集体林改后,广大群众对发展林业产业有了极大的热情,但却苦于没有资金,我们就是要为林农搭建融资渠道。开远市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鲁春生介绍,全市目前已有95%的林地颁证到户。

集体林改让蕴藏在林农和林地中的能量得到进一步释放,进而促进了红河自治州林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近年来,红河自治州林业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州北部以核桃、桉树、油茶、林果为主,南部以八角、茶叶、草果等林下资源为主的多个产业带和产业群,其中用材林、核桃、橡胶等产业发展规模超过100万亩,形成桉树、竹子、草果、棕榈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产业。全州目前有涉林企业500多家,涉林企业总资产约26.5亿元,培育和引进了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25家,形成制材、人造板、人造板深加工、木质家具制造、木质建筑装饰材料等专业化生产集群。

林业撑起幸福家园种树,让我们吃上了白米饭。刚刚巡山归来的高正江用最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元阳县1.7万余户退耕农户获得的实惠。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至今,元阳县累计造林27.1万亩,覆盖全县14个乡镇的101个村委会。

森林、梯田、水系、乡土民居4个要素紧密维系着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生态传承与保护,而森林成为了重中之重。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家早已成为当地人遵循的古训。通过10多年矢志不移地造林绿化,绿水青山和优质的生态已成为元阳最大的资源。

今年春节期间,到元阳旅游的游客量出现井喷,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8.78%。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红河自治州创新实施了人工种植桤木和桤木下种植草果的林下资源开发产业,实现了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统一,独创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共赢的红河模式。个旧市大屯镇小寨村,村里村外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点灯做饭使用的都是沼气,房顶上架设着太阳能热水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退耕还林让我们的村子越来越美了。

小寨村妇女组长李秀仙说。从绿水青山中受益的广大群众,已由最初的要我做,变为如今的我要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深地印在红河人的心底。


本文关键词:best365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免费版,best365体育最新版本,best365·官网

本文来源:best365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免费版-www.meizishop.com

搜索